广义货币和社融同比增速均保持10%以上较高水平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健

发布时间:2022-05-17 09:04:48 浏览次数:278

人民银行5月13日发布的2022年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,4月末,广义货币(M2)余额249.97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5%;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454亿元,同比少增8231亿元;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6.46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2%。

  如何看待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?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,从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看,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健。4月末,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为10.5%和10.2%,均保持在10%以上的较高水平。前4个月新增贷款8.9万亿元,为历史同期次高水平,4月份当月人民币贷款增长明显放缓,同比少增较多,反映出近期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,叠加要素短缺、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,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多,有效融资需求明显下降。1至4月份,企业贷款利率为4.39%,同比下降0.25个百分点,保持在有统计记录以来的低位。4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909亿元,同比多增8161亿元。

  对于4月份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,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:一是季节性因素。国内信贷在3月份强劲扩张后,4月份出现季节性回落;二是疫情多点散发影响。3月中下旬以来,疫情多点散发,波及多个省份,影响了居民、消费者信贷需求,企业面临困难和挑战不少;三是房地产因素。目前,国内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恢复阶段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人民银行结存利润上缴进度靠前发力,2022年以来已上缴8000亿元,全年上缴利润将超1.1万亿元,直接增强财政可用财力。4月份财政性存款增加410亿元,同比少增5367亿元,体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联动,支持助企纾困、稳就业保民生,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。

  “近期,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,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、严峻性、不确定性上升。同时也要看到,我国发展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,经济体量大、回旋余地广,具有强大韧性和超大规模市场,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。”谈及下一步政策着力点,上述负责人表示,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,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,加快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,积极主动谋划增量政策工具,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。

  具体来看,一是稳定信贷总量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,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,宏观杠杆率会有所上升,但保持在合理区间。二是降低融资成本。充分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,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,推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,进而带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。推动金融机构减少收费,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。三是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。督促金融机构全面落实好“金融23条”,支持受困企业纾困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、促进外贸出口发展,灵活调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居民家庭、小微企业主、个体工商户、灵活就业人员信贷还款安排。

  业内专家认为,当前,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明显,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加具有针对性。近期,人民银行推出了三大专项再贷款,包括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、400亿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,增加1000亿元再贷款额度专门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储能。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尽快推出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物流仓储等企业融资,加强对货运经营者帮扶,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。

  周茂华表示,从趋势看,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与一系列增量结构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,国内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,此前被抑制的消费需求有望出现反弹,同时,有助于缓解国内工业企业经营压力,稳定信心,促进国内需求回暖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信息来源:中国金融新闻网
0.211453s